美感焦慮

淺談一下這個有趣的題目,
美,是怎麼來的?

先說為什麼要討論這個好了,
起因是我最近在看一些關於這類的書,
像是漢寶德寫的談美、詹偉雄寫的美學的經濟,
都有一些篇幅在談美是什麼。

還有,近來有些焦慮的人也在討論這個話題,
認為台灣學子普遍缺乏對美的感受能力,
而認為世界的潮流是走向美感領導的世界,
於是又對未來產生了不安定感。


回到主題來好了,
美,是什麼呢?

美,有人說必須要有幾個條件,
像是合諧、舒服,會令人愉悅之類的。
有人說美是附著於物體上的那種感覺,
也有人說美跟藝術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說那麼多,美到底是什麼呢?

我說美是一種價值觀,綜合著一些人的天性產生的,
有社會的價值,也就有社會的美,
有個人的價值,也就有某種個人認定獨特的美。

美就是一種吸引人的元素,
而有美感的人就會被吸引,如此而已。
美感即是對美的感受力,
但每個人的審美觀念不同,
你的美不是我的美,這是正常且合理的。

而庸俗與美並不衝突,
像是一些流行樂手,
就是大眾喜愛,結合庸俗與美麗於一身的代表。
也像是一些富商名流,
把許多的「美」的東西穿戴在身上反而顯得庸俗。


一些輿論作家常說,
年輕人對美的鑑賞能力愈來愈差了,
把原因歸肇在填鴨式的教育失敗之類的,
殊不知,每個人對於美的定義不同,
很有可能年輕人感受能力是差不多的,
只是喜好的玩意兒不一樣罷了。

附庸風雅是美、
極緻簡約是美、
林志玲是美、
金城武是美、
五五六六是美、
女子十二樂坊是美,
每個人喜歡的本來就不一樣,
為什麼要藉由否定別人來建立自己的價值呢?

跟前一篇的結論一樣,
人性使然,這就是人生啊。

留言

匿名表示…
嗯,我覺得雖然是這樣,還是有所謂的長久的美、短占的美、大美、小美的分別。

而且越是從宏觀的角度看,就越可以發現,5566絕對不可能紅的比莫札特久(相信等5566死250年的時候,是不會有人紀念他們的)。

我想台灣年輕人缺乏的應該就是對大美的感覺。然而我們當然還是可以說,何謂大美?世界上越多人喜愛的就越是大美嗎?為什麼我們一定要用「這個世界」的價值觀來論斷呢?

當然可以不要這麼論斷!事實上我現在就是這樣!何謂成就?何謂自我價值?何謂沒有白活一生?何謂豐豐富富?一定要世界上大部分的人覺得我有價值我才有價值嗎?

很顯然這個問題對你我而言答案都是否定的。

所以要就真的把世界的價值觀拋棄,要就連美也接受。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讀書心得] 你交的朋友,會決定你的人生

[讀書心得] 善惡的彼岸:一個未來哲學的序曲

[讀書心得] 真希望我20歲就懂的事:史丹佛大學的創新×創意×創業震撼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