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讀書會之後,關於說故事的方法



前陣子在討論要這一季讀書會主題的時候,想說要來點「自己想要強化」的知識,其中之一就是說故事的方法,因為,如果想要讓自己的寫作能力變強,勢必要找到方法來練習才是。


在很多書上都看到,如果想要強化自己的表達能力,抓住群眾的注意力,透過「說故事」的方式會讓整個接受度大增。但「說故事」這詞太抽象了,就不如趁著讀書會,找一些具體的框架或是範例來強化自己說故事的能力。另一方面,想到我在第一季的檢討裡面也說了,想要強化用圖像說故事的能力。看了一下我手邊的書,覺得架上的這本故事的解剖很適合這次的主題(根本就是滿足我的私心),就拿來讀了。

詳細心得我之後會再寫,在這邊我想講的是,一邊讀書的時候,對於「故事」的掌握能力好像真的讀通了一點什麼。這感覺很奇妙:隨著閱歷增加,很多在腦裡面的線索逐漸拼出一個大輪廓,然後就突然懂了。我猜想是因為這問題埋在心中一陣子了,慢慢吸收我吃進來的養分,一點一點的成長,終於結成一個「我能感覺到的」果實。突然讀懂什麼的感覺真的很棒,這次當然不是我「第一次」有這樣的感覺,但確實啦,隨著經驗值增加,豁然開朗的次數也變多了,實在是件好事。

這回我掌握到的元素也很簡單,就是要「做好選擇」。把生活經驗、腦中的想像、思考,透過篩選、排序(就是在做選擇),把一段一段的事件,拼湊成一部完整連續的故事。而主要的目的不必讓人能夠「感同身受」,只要讓情緒跟著說故事的人一起走就好。

勾起情緒的手法之一是營造衝突,而衝突就是讓故事的主角(不管是自己還是筆下的人物)遇上一些困境,然後產生「想要得不到」的落差。簡單舉個例子來說,主角透過某種行動去完成他心中的欲望,遇上阻礙,造成他沒辦法完成,這樣就會讓情緒往下走。接著主角在對這些阻礙做出反應,或許是想到妙計克服阻礙,讓情緒又被帶上來。就這樣不斷地起伏,讓情緒高高低低、愈演愈烈,接著再讓故事迎向高潮,最後劃下一個完美的句點這樣。

情緒高低起伏這點,我認為是因為一樣的強度表現勢必會讓人疲乏(邊際效用遞減),所以不能讓劇情只有往正面一個方向走,看久了會愈來愈無聊。比方說,主角什麼都好、又帥又強,在故事裡面也是一路成功,沒有碰到什麼阻礙,最後就順利成為國王登基。這種故事就沒有比主角雖然又帥又強,但身邊小人很多一直陷害他,造成他三不五時不是被關進大牢、就是被派去遠方處理國家大事,好不容易才辛苦的克服這些要登基,王位卻又被小人設計給奪走... 諸如此類的,還是後者的故事比較好看吧。

另一個帶情緒的方式是讓人感到認同、信任,故事中的角色價值體系不見得要「政治正確」,但要能感受到他面對困難時的兩難處境,讓人能把自己帶入角色,問自己「如果是我在這樣的情境裡面會怎麼選?」,知道抉擇之難以後,再看角色是怎麼選的,慢慢地,角色就愈來愈能被理解,進而讓人感到信任。

除此之外,在這次的讀書會裡面,夥伴們提到要說好故事必須要先好好過生活,多累積一些素材。在講故事的時候,也要能夠抓住主軸(要有一個主導價值體系、終極意義),同時去除掉不相干的細節,讓故事能夠不斷地向前進(而不會走偏了)。

所以,如果說要把說故事的方法帶到平常的寫作裡面,我在想,或許可以在文章裡面多寫一些「我遇上的麻煩事」。其中包含我自己的問題,對於那些為何會身在如此處境,接著我是怎麼思考、又是怎麼解決的,最後可以來點反思檢討,看看是不是有一些更好的作法之類的。設計一些情境,讓自己化身為主角來解決,問題裡面又有問題,想要解決卻又沒辦法順利的想到方案,經過一陣苦思之後,終於讓案情豁然開朗。每一篇的套路也不能都一樣,不然沒兩下就看膩了,所以要多寫一點,平時也要多累積些新梗吧(記得要勤寫筆記)。

另一方面,也要意識到文章結構是需要「好好安排」的。我現在的寫作習慣還是跟以前差不多,就是想到什麼寫什麼,一路寫下來、稍微檢查一下就上傳給大家看了。這樣的作法根本就沒有在安排啊,真的只有靠靈感就動筆寫了。或許可以先寫多一點,把想到的好點子壞點子都寫下來,接著再做排序、刪減以後(現在用電腦排版那麼簡單),調整連接詞、對一下錯字,再把文章po出來會有更好的效果。

話是這樣說啦,實際上要做的話就得把自己盯緊一點,實際上「執行」才是重點,下定決心以後就要認真面對才是(這就是我人生的道理)。畢竟我能做的不多,只有要求自己一途。哈哈,繼續拼。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讀書心得] 善惡的彼岸:一個未來哲學的序曲

[讀書心得] 你交的朋友,會決定你的人生

[讀書心得] 管他的:愈在意愈不開心!停止被洗腦,活出瀟灑自在的快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