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 人生的長尾效應:25、35、45的生涯落點
The Long View : Career Strategies to Start Strong, Reach High, and Go Far
作者: Brian Fetherstonhaugh
譯者: 金瑄桓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17/12/08
購書連結:博客來
前陣子讀了20歲招人脈,30歲拚事業以後,就一直在想有沒有什麼重新思考工作的方法,結果就遇到了這本書。這本書主要在講既然人們會工作好一段時間,確實該以一個較大的尺度來看職涯這件事情。書中除了作者本人的經驗以外,也訪問了許多前輩們在面對人生關卡時是怎麼抉擇的,我個人認為相當受用,滿值得一讀的。
職涯有多久:到底應該工作多久?
先來做個簡單的數學題目:假設我們從22歲大學畢業以後就開始工作,一直工作到法定退休年齡65歲。 65-22= 43,答案出來了,一般來說會工作個四十幾年。作者把這約莫四十多年的的職涯分成三個階段,每個階段約佔職涯的三分之一(大約15年左右),各有不同的目標應該努力。
第一階段:厚植實力
在職涯初期,除了應該要慎選工作以外,也要儘可能在這一階段好好認識自己、培養出可以讓自己保持動力的能力、經驗及人際關係。能力是指不管自己在什麼工作崗位,都能持續累積的。像是與其他人的溝通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情緒控制的能力等等,這些技能大多需要長時間的累積,即使自己換到其他地方上班,若能持續強化自己的優勢,久了也會變成很可怕的能量。
經驗是指對自己具有重大意義的,像是發表演說、產品上市、開拓海外市場等等,透過各種管道得來的機會,或許在能力所及的範圍都該去做。這些經驗也會是形塑自己、讓自己變得獨特的關鍵因素。而人際關係是想當然的重要,畢竟我們既然出來工作,就會與人接觸(即使自己創業也要跟客戶溝通)。好好培養屬於自己的人脈,或許能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幫上忙。
第二階段:大展身手
在職涯中期,也就是約莫35~40歲左右,應該要把自己的能力底線掌握好,自己喜歡什麼、擅長什麼以及什麼技能是備受他人肯定的都應該能摸清楚。缺點大概是改不了了(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啊),不如就把自己的優勢好好發揮,走出屬於自己獨特的一條路。
在這一階段也會碰上許多領導他人的機會,而領導與「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是截然不同的兩件事情。要知道此時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會被放大(往好處看就是影響力增加了),所以更該謹慎的思考、做事,讓人更能安心信賴。
第三階段:投資傳承
現代醫學技術不斷演進,退休年齡或許又會向後延伸個好幾年(甚至是好幾十年),職涯的最後一階段或許就會過得很長也說不一定。既然沒法太早退休,不如趁這機會把自己的能力轉換個方式來發揮,其中一個好方法就是把老練的經驗傳承給後生晚輩們。
來點結論
本書提供了許多資源,給正在思考職涯的人來利用,作者也很有心的放在網站上給大家下載。重點其實就是誠實面對自己,好好檢視自己擁有什麼資源、時間分配,當然還有省思目前的工作狀態還有規劃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向。我認為滿值得花點時間來做一下功課,歲末年終檢討一下自己也好,看看自己在工作中過得快樂嗎?對其他人有影響力嗎?有合理的報酬嗎?有學習到什麼嗎?如果有什麼不足的地方就想辦法改進。
書最後一部分放了些遇上難關時的建議,其中有個問題很有趣,就是問自己「我會被機器取代嗎?」。在科技不斷發展的現代,簡單、重複性高的工作是理所當然的容易被取代吧,相對的,需要有創意、與人接觸的工作就顯得愈來愈有價值。把自己的能力充份的開發,能夠靈活運用或許也是一個好方法。總之,要好好的把人生過好勢必也包含要好好工作(而且比重不低),好好的思考這事絕對是值得的。
相關讀書心得:
人生的行銷企劃書 人生很長,值得好好規劃。
探索人格潛能,看見更真實的自己 進一步了解自己,也就能讓自己離幸福更近一步。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