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 像設計大師一樣思考
How to think like a great graphic designer
作者:Debbie Millman
譯者:林育如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09/05/03
會遇到這本書,是我在找讀書會的材料時,剛好瞄到這本書。畢竟我也想要「像」大師一樣思考,至少感覺一下大師是怎麼想得,或許就能透過模仿來變成大師。不過這本書內容不是這樣(明顯是哪裡搞錯了),是作者Debbie訪問了當代的設計大師們的紀錄,用言談的方式來碰觸大師心中的想法,比較沒有系統性的歸納,但感覺也比較隨興、真誠,讀起來也算是別有一番收穫。
推薦序裡面有提到作者在訪問前都會先做大量的功課,這使得他在與大師對談時,能夠碰觸到更核心的問題(藉以探究大師們的內心世界)。書本的編排是把提問放在上面,回答放在下面,有時候上方的提問甚至會佔掉超大篇幅,這也說明訪問的準備確實是很紮實。
因為都是訪問,內容確實滿雜的(人多嘴雜那種),這邊就只針對我個人的心得做整理了(主要是我心中的疑惑啦),想要窺視大師們的內心就去找來看吧。
#1 設計是什麼?
這題目被問了好幾遍,是個大哉問啊。我覺得最好的詮釋是,設計,是結合理性與感性幫人解決問題的辦法。這裡面的主要元素就是「理性」、「感性」和「幫人解決問題」。畢竟設計與藝術之間最大的區隔就是,在大部份的情況,設計是要協助所謂客戶們解決他們的煩惱的(而其中最大宗的是想賺更多錢的煩惱),而藝術大多是追求美(比較個人取向的)。
設計師需要擁有理性主要是為了與人溝通,要能清楚表達自己做設計的思維,也要能釐清客戶心中的問題,才能以一個「策略軍師」的角度來協助客戶解決問題。而感性的部份是指,設計師必須要擁有自信,讓作品能夠具有個人的想法、是自己認定的「好作品」。美感的部份還是含有許多感覺啊,很多時候也要有能夠挺身捍衛理念與價值觀的勇氣。(勇敢跟奧客說不?)
#2 如何成為設計大師?
大概可以歸納成兩個類型,天才型與誤打誤撞型。天才型不是說天生就好棒棒(好啦也有點這個成份啦),而是那種在很小的時候,就知道自己的天命是設計師,然後就一直不斷地朝著這方向努力。而誤打誤撞型就是反過來,在人生的際遇裡面偶然接觸到設計這門學問,就萌生了「原來可以靠這個生活」的想法,於是就踏入了這個領域。
一樣的是,設計師都很愛思考。或是說,必須得不斷地思考、想辦法精進自己,才能跟得上時代的洪流。就像文案力的作者Kurt所說的,作品這種東西就是要攤在陽光下,跟世界上所有的競爭者一起比較。而現代幾乎無時無刻都會有後起之秀從各個角度冒出來,如果沒辦法跟上的話,那就是被時代吞沒吧。
#3 精進自己的辦法
主要有以下三招:
第一招,閱讀。不論是透過大量的文字勾出心中的情緒,或是拓展自己對於世界的理解,閱讀算是一個簡單可實行的方法。
第二招,寫作。把思緒透過筆表達,不管是寫筆記、作剪報還是隨手塗鴉,把抽象的、胡亂飄的思緒轉成具體的「畫面」就是種練習。
第三招,觀察世界、好好生活。其實也就是做好研究,弄清楚花草樹木是怎麼生長的,試圖理解親戚朋友們的想法,透過自己的五感去好好體驗周遭,活在當下,或許就能從中獲得養分。
其他的像是好好運動、規律的生活之類的就見仁見智啦,我認為活得開心也很重要。
結語
這本書裡面還有滿多八卦的,像是誰是誰徒弟、誰跟誰不合之類的,那些雖然不是很重要,但也能幫助讀者了解這些設計師之間的故事脈落,滿好玩的。
總歸一句,設計是要用「做」的;就算理解得再透徹,沒有把東西做出來就不算數。如果只是看書、思考,沒有動手做就是什麼也沒有。要成為設計師的話,還是得多做點東西出來啊,加油吧。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