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 精實革命:消除浪費、創造獲利的有效方法(十週年紀念版)

Lean Thinking: Banish Waste and Create Wealth in Your Corporation, 2nd edition
作者:James P. Womack,Daniel T. Jones
譯者:鍾漢清
出版社:經濟新潮社
出版日期:2015/01/17

先前精實執行有提到本書,基於多了解一點「精實(Lean)」這想法及相關作法,便順手跟圖書館借了。本書的第一版寫於1997年(距今已20年啦,或許可以再度檢視一下書中拿來舉例作為個案的公司現在變成什麼樣),而我手上的這個版本是2003年時重新修訂過的,在2015年時重新發行的時候成了10週年紀念版。一本書能賣那麼久肯定有它厲害、獨到的地方,於是我就以一個來挖寶的心情閱讀,而本書也確實讓我得到一些寶藏。

精實的想法起源於豐田公司(大野耐一先生算是把這概念發揚的主力推手),核心概念在於「消除浪費(muda)」。大野先生著重於消除生產過程中的浪費(畢竟豐田是汽車公司),像是生產過剩、等待別人、不必要的搬運/移動、產出不良等等。這些浪費的存在都會使成本在無形中提高,把這些大刀闊斧的砍掉(精實化)就能大幅減低成本,進而增進效率,達到從前不可能完成的成就。書中舉例都很誇張,應用精實方案之後的公司個案,都能把成本大砍七成之類的,可以說是「振奮人心」。

到底怎麼做的那麼神奇?精實主要在消除各式浪費,其中最重要的大目標「分批-等待」,是一個從「常識」衍生出的概念。所謂的「分批-等待」模式,就是在生產過程中,一個批量一次做好一大堆再傳到下一站。比方說寫信,就統一一次寫好一堆信,再一起包裝,之後再寫地址、貼郵票之類的。用「常識」判斷似乎滿合理的,畢竟一次專注做一件事情不才能更有效率嗎?但從每一封信的角度來看,第一封信在「等待」其他信件寫好的時候,就是放在那邊什麼也沒發生,必須要等到所有的信都寫好了,才會進到下一個程序。這在無形之中就產生了一些浪費。

精實的作法就是暢流,重新排列生產程序之後,讓每一個工作站以下一站需求的角度來做,儘快生出東西讓下一站能動起來。這樣的作法雖然比較不直觀(或許某些步驟的成本還提昇),但整體的好處就是比較「靈活」,除了產量能夠隨著需求改變之外,要做客製化調整也變得容易許多。繼續用寫信做例子,假設在貼郵票的時候才發現信裡面某個字寫錯了,那不就要把全部信封打開,然後再全部改過一次。批量愈大,造成的浪費就愈大。暢流的作法,就是讓產品生產流程沒有瑕疵,保證最後的產出是好的,如此就能減少浪費。在舉一個有名的豐田例子,當線上人員在某一站發生問題時,就全線停下來進行改善動作。短期內看是沒效率,但這確實比較接近治本的方法,畢竟修好之後可以減少很多之後的麻煩事。

當然精實的想法不只這樣,除了生產過程之外,產品設計、客戶服務流程都可以用這套優化。只要能充分應用以下五個核心原理:

價值:定義清楚要傳達給顧客的價值,弄清楚到底要提供給顧客什麼。(詳情可參考定位
價值溪流:跟波特的價值鍊不同,價值溪流主要是在檢視作業流程中,各站產出「價值」的比例。
暢流:整理價值溪流,主要就是對不順、或沒辦法產生價值的步驟進行調整,把可能會來回重複、造成卡關的地方盡可能的消除或減少。
後拉:傳統上都是先預估市場,然後排程生產。後拉式就是反過來做,改以需求導向,從下一站的角度來準備。
完善:修正完以後,不斷地想辦法再進步。除了流程優化以外,也要把這些透過優化省下來的資源,重新投資在公司運作上。看是要讓管理系統升級、研發新的技術等等,總之就是要想辦法繼續突破。

就產品開發來看,傳統的作法是設計師畫完設計圖以後,除了一層一層給上級長官審批、也要給其他部門來同意設計。而每個人想的可能都不太一樣,文件就這樣不斷地往返來回,使得開發時程曠日費時。為了要簡少這樣公文來往的浪費,精實的作法就是組成多功能的A-Team,把文件來往化成面對面溝通,也盡可能讓需要報告的科層減少,如此就能大幅提昇生產力。

所以,有時候問題會發生,原因可能不是某個特定的人,而是制度造成各種不便所產生的。精實的想法也就這樣,減少這些制度上的不便,自然效率就能提昇,在這樣制度底下工作的人,或許也比較好發揮吧(但感覺上比較像打雜,什麼事都要做)。就這樣,這本書推薦給想要發展或改造組織的人來讀,內容相當豐富。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讀書心得] 善惡的彼岸:一個未來哲學的序曲

[讀書心得] 你交的朋友,會決定你的人生

[讀書心得] 管他的:愈在意愈不開心!停止被洗腦,活出瀟灑自在的快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