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 共享型企業:同儕力量的覺醒與效應
Peers Inc: How People and Platforms Are Inventing the Collaborative Economy and Reinventing Capitalism
作者:Robin Chase
譯者:王芮
出版社:橡實文化
出版日期:2016/01/28
共享經濟是近幾年來的熱門議題之一,很多打著「共享」名號的企業以過去無法想像的速度在發展,確實讓人很想弄清楚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雖然我之前已經看了一些相關書籍(如物聯網革命、共享經濟時代等),但覺得還是想要多了解一些想法、多思考一下這領域的知識,就在因緣際會之下找到這本書來看。作者是個創業家,這十多年來經手過幾家共享型的企業,而目前也極力推動共享的概念,本書的主軸就是她心中對於「共享經濟」的想法。
一開始她就提了三個假設:
- 相較於擁有,人們更傾向於分享。
- 一個可以串接實體和虛擬(網路)的平台,會讓共享更容易。
- 用戶可以在不受監管的狀況下保持紀律。
在共享時代來臨以前,這三個假設看來太理想化。畢竟誰不想要擁有自己的東西?科技真的能那麼方便嗎?每個人多少都有點私心吧?但就現在的發展來看(事後諸葛) ,確實在具有某些條件限制下,這些假設是可以成立的。
擁有vs分享
或許我們現代人就是擁有的太多,導致很多東西都變成多出來的「閒置資產」。像是沒什麼在開的車、多出來的房間、沒什麼再玩的電動、沒時間看的書,把這些晾在某處就等於沒用處。雖然買著不用似乎可以視為自己的本錢,但本質上還是多少有點浪費。也因此很多人把腦筋動到這上面,想辦法來「活化」這些資產,從垃圾堆中生出黃金來。
共用平台
而活用閒置資產的方式是建立共用平台,有三種主要模式:分割、整合及開放。分割就是把大的切成小的,像是把一台車依照時段分給不同人使用那樣。整合就是把小的集合成大的(廢話),就是弄出一個大的、穩定的供給,讓有需要的人覺得比較安心可靠一些,也比較有機會能得到想要的。開放模式就是讓使用者能在平台上發揮創意,貢獻一己之力。
參與平台的使用者
使用共用平台的最大好處是彈性,不管是需要或是提供服務的人,都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使用方法(滿自由的)。而不適任的使用者會被「自然淘汰」,平台會「自動地」透過互評機制(或是其他類似手段)來揀選使用者。感覺是滿殘酷的,但只要能按照平台上的規矩行事應該就能相安無事好好的。
規矩誰來定?
平台可不會無中生有,作者假設這些平台都會經歷以下四個階段:控制及設定核心、人人參與、權力失衡、權力平衡。第一階段就是有人想到適合開展成平台的要素以後,開始進行發展測試(也就是進行一個創業的動作)。發展到一定階段,才會進入到第二階段,人人參與(也就是成長),使用者大量加入,開始產生各種平台上的生態。再來可能就會讓有些使用者擁有過度的優勢(像是地產大亨也加入airBnB提供超多房屋,形成其他人的障礙),權力開始偏向這些大戶。最後一階段就是平台的建立者調整規則,讓使用者的權力可以均衡一點。
但這樣看起來似乎平台的權力太大了?但實際上,「擁有黃金的人,就擁有權力」。畢竟若是一個平台不好用,自然會有人開發出相對「好用」的服務,而使用者就會自然「轉移」到新平台上了。這樣的情形也是所見多有,結果就是市面上會留下少數被認可的平台。
政府的角色
每一個平台就像是自己在運行的政府,使用者可以自由的選擇要加入哪個陣營。那麼實際上的政府該做些什麼事情呢?作者認為除了一些大架構(像是橫跨全國的基本設施)會需要透過政府的力量來建立之外,政府也應該要作好以下幾點,一是允許小企業在某個範圍內試錯,讓創新創意有醞釀長大的空間(而不是什麼都限制、都不能做)。二是好好監督這些平台,該收的稅就要好好收。三是保障平台參與者,畢竟加入平台的人可沒有勞僱合約,政府要有相關機制來讓這樣「獨立作業」的人也能好好生活,才能在這樣新的「制度」之下無後顧之憂的發揮所長。
結語
作者把共享的概念想的很美,認為很多大問題(像是氣候暖化)可以靠集思廣益的方法來解決。看起來確實是如此,但是想出來點子是一回事,如何去評估又是一個難題(如果都開放給社會上的達人來解題,那麼誰做評審呢?) 。而實際上執行又是另一回事,事情放在那邊,一般來說是不會有人「自動」把他做完的。而且如果是某些組織設定問題,給的報酬也能夠吸引人來參與解題,那麼其他沒有被選到的人怎麼辦?他們的點子、想法就真的沒有貢獻嗎?如何去評估投入的心力,怎麼樣去「量化」這些努力,我想也是一個值得去思考的方向吧。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