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 畫家之眼:眼前所見,遠比你所知更多──從題材到技法,畫出動人心弦的13堂課

The Eye of the Painter and the Elements of Beauty
作者:Andrew Loomis
譯者:陳琇玲
出版社:大牌出版
出版日期:2016/03/30

鑑於我自認對美學的理解還是不夠,就上網搜尋看看有沒有相關參考書。而本書的作者Loomis是實力派畫師也很會教,他的著作都滿熱門的、風評不錯,就這樣順手下單購入了。

這本書對我來說難度有點高。因為畫家之眼最重要的就是去「觀察」、捕捉、挖掘在萬物中潛藏的美,這對我來說並不是輕鬆可以得到的。就這樣按著書中的腳步,一步步去抓這看事情的感覺,還有得學啊。

這邊就書中各章節來談心得好了。

  1. 透過畫家的眼去觀察。需要多練習用不同的方式觀察。看構圖比例、場景安排、顏色、光影等等,實在是很多值得看的。但也可以多思考,要怎麼在畫作上「呈現」看到的東西。畢竟畫家「觀察」的目的除了欣賞以外,也有很大一部分是要將他轉化成作品。要如何詮釋美確實滿值得思考的。
  2. 該畫什麼?就是什麼都可以畫,想畫什麼就畫什麼不用設限。可以多留意一下「主題」,也就是畫最好還是有點重點比較好(如果是要給別人看,有個明確的主體會比較容易讓人接受一點)。
  3. 統合感。簡單來說是要讓畫面產生一種「平衡」。我讀這一個章節的時候覺得非常抽象,到底什麼是平衡呢?是指畫面構圖的安排要做好嗎?是指顏色、明暗要互相配合嗎?我想統合感的意思,大概就是指畫面看起來不要怪怪的吧。
  4. 簡潔及如何化繁為簡。就是挑重點,放棄不必要的細節。
  5. 設計。用配置、圖案、線條、顏色來創造設計。就是要多想畫面要怎麼呈現,才會有自己想要傳達的「感情」在裡面。可以是很有衝突的設計(如果想要給人震撼),也可以安排的很協調平和。
  6. 比例。除了完全模擬現實製作比例以外,也可以依照對於「美」的想像來做調整。也就是修圖的意思。
  7. 色彩。這超難,只有多實驗才可以愈來愈能掌握。基本上可以用三原色加黑色表現出所有顏色(就像印表機墨水一樣),但是因為光影的各種變化,就會造成顏色需要做各種調整。通常那顏色都跟「直覺」滿不一樣的,要多用心去觀察。我在網路上有看到一個偷吃步的作法是,把照片放到最大,然後用「滴管」功能去看那實際上到底是什麼顏色。(像是畫臉的暗部就要用一些藍色之類的,但到底哪裡藍了呢?因為藍色是紅色+黃色的補色... 實在太奧妙了。)
  8. 韻律。透過線條以及顏色的轉換來表達「韻律」。這韻律就像是聲音可以傳達出感覺,光(視覺)當然也可以。超玄。
  9. 形體。多觀察塊面。畫畫不是「描出」物體的輪廓而已,把物體化成簡單形狀的能力也很重要(才好做安排吧)。
  10. 質感。也就是材質的呈現,需要多做實驗來抓屬於自己的感覺。
  11. 光的明暗。這個章節很像心理學,主要在講在不同的背景底下,一樣的明度(深淺)會給人不同的感覺。這也是讓畫面栩栩如生的關鍵,因為光照到物品會有各種反射,好好表現就能讓畫作升級。
  12. 主題之美。畫什麼都可以,盡可能的呈現美。
  13. 技法。練習、練習、再練習。要有好的技法就是練習一途,透過在畫面上實驗,不斷地嘗試什麼才是自己覺得最好的技法。繪畫這事很好「自學」的原因也就在這裡,自己可以依照自己的美感來評斷作品的好壞,就能直接從自己身上得到回饋。多畫提昇基本功真的很重要。

所以,好好的去看、去畫,就是讓自己進步的王道。我自己還有很多不足、不懂的地方,實在是要多下點功夫來「學習」。我覺得這本書比手把手教學那種入門書籍還難一點,但是這些觀念早點吸收也好,推薦給想要在繪畫上進階的人、或是想要更進一步了解藝術之美的人一讀。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讀書心得] 善惡的彼岸:一個未來哲學的序曲

[讀書心得] 你交的朋友,會決定你的人生

[讀書心得] 管他的:愈在意愈不開心!停止被洗腦,活出瀟灑自在的快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