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 三國用人藝術
作者: 莫嘯
出版社:布拉格文創社
出版日期:2015/10/07
跟這本書的緣份是來自圖書館的新書通報。這陣子我滿想要補充多一點故事成份,這本能看三國時代的故事又在談人性,算是一舉兩得,就借來看了(反正不好看大不了直接還掉)。看歷史故事的時候,要記得不要輕易的用現代的價值觀來評斷過去,畢竟三國時代仍屬於封建社會,民俗風情與現在大不相同,但是,「人性」看來卻像是千古不變的(有變也沒差太多吧)。本書就從人性的觀點來談「用人」,並引用三國時代的歷史作為個案分析,來讓讀者們更能理解各種狀況。
既然是談用人,就用人力資源管理的架構來談吧,選育用留這四個階段。
選材,就是識人之能,而識人最強的人首推劉備。劉備從小就行走江湖(真的是充滿江湖味),到真的去三顧茅廬的時候已經45歲,在跟臥龍面試的時候,一眼就看出眼前這27歲的毛頭具有潛力。當然諸葛亮在面試的時候簡報做的很好,講出著名的隆中對,但劉備看出他的潛力也是相當不簡單,而兩人之後合作更是如魚得水,這也證實了劉備真的很會選人。雖然說三國時代有個著名的社論作家,叫做水鏡先生,三不五時就會發布英雄風雲榜單,內容就是當時的豪傑們的評論。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臥龍」跟「鳳雛」兩人。但實際上這只是八卦消息而已,就像是商業週刊那樣,稍微看看更新一下最近有什麼新潮的人才動向就好。劉備其實並不重視這樣的評價,因為齊名的鳳雛,龐統,就沒有一樣規格的禮遇。
育才,就是培育子弟兵,所謂農場制度。農場制度做最好的是孫權,大膽任用年輕子弟兵,而旗下的這些小將也就相當努力,其中比較有名的故事是他跟呂蒙之間的對話。呂蒙自小沒讀書,年紀輕輕就投入軍旅生涯。孫權覺得這可造之材沒有唸書太可惜了,就叫他多讀書。而呂蒙這小子居然回說,我練功都來不急了,哪有時間讀書?孫權就說,「我又不是叫你讀書讀到博士,我是要你學以致用,這樣可以增加我們部隊的戰力。我自己是滿常看書的啦,建議你剛開始讀書可以先唸孫子、六韜、左傳、國語、三史。過去光武帝都無時無刻在讀書,現在的曹操也是活到老學到老,你也該好好學習啊。」後來呂蒙聽了就真的開始唸書,讓許多人(如魯肅)都刮目相看(這典確實是出自這裡)。
用才,也就是把人放在對的位置,而最會用的就是曹操(剛好三國各有專長,這真的是碰巧)。曹操他肚量很大,他能接受人都有缺點,只要不要踩到他底限他就會大膽的用一些具有道德瑕疵的人。就算之前這人對他不好,只要現在有利用價值他就敢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故事之一是他用張繡。張繡在先前曹操來宛城拜會的時候,曾經設計過曹操,殺死曹操的大兒子跟旗下的猛將典韋。但後來曹操在與袁紹打仗時,想起張繡他厲害的一面,好像之前發生的都沒事一樣,給張繡升官進爵,張繡也確實在官渡之戰立了功勞。
留才,就是把人留下來不要跑掉。三國時代人來來去去都算是正常,但被叛逃影響最大的是關羽。史實的關羽雖然唸很多書,但老的時候愈來愈固執,又很愛擺架子,軍師孔明也不能阻止他(畢竟他是劉備的二弟,地位太高)。而官架子擺太大,旗下的人就愈來愈疏遠,結果導致吳國用計來奪荊州時,手下都沒去幫忙,搞得他只能獨走麥城,之後就被補殺頭。這故事就告訴我們,要抓住人心的前提就是要尊重。
最後面作者列出英雄人物的四大條件:勤學、篤行、治家、嚴己。勤學才能有謀略的依據,篤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才走得遠,治家就是不要貪心惹的一身腥,嚴己就是要能自律、以身作則。這些都算是老生常談了,觀念簡單,但要確實做到就不太容易。
除了用人之外,這本書還談了滿多有的沒的,像是曹操為何在身邊養了很多感覺沒什麼用的文學家(還成為當時文壇最強的勢力,建安七子),三國時代最狂人才「彌衡」的人生到底是怎麼回事?這些都算是滿有趣的主題,當作一本寓教於樂的書來看相當不賴。
留言
兩本書的作者都是 莫 嘯 , 只是不同出版社而已, 不知有什麼不同.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00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