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 脆弱的力量

Daring Greatly: How the Courage to Be Vulnerable Transforms the Way We Live, Love, Parent, and Lead
作者:Brené Brown
譯者:洪慧芳
出版社:馬可孛羅
購書連結:博客來

「榮耀不屬於批評的人,也不屬於那些指責落難勇士、或挑剔別人哪裡該做得更好的人。榮耀是屬於站在競技場上的勇者,屬於臉上沾滿塵土與血汗而英勇奮戰的人。他有時會犯錯,甚至一錯再錯,畢竟錯誤與缺失在所難免。但他知道要奮戰不懈,滿腔熱血,全力以赴,投身崇高志業。他知道最好的結果是功成名就,即使不幸落敗,至少他放膽去做了……」節錄自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民主國家中的公民權利〉演說。

以上引用的段落是本書作者開始寫這本書的原因,也就是本書的核心價值,鼓勵人勇敢向前、展現自己,即使錯誤跟缺失在所難免,但仍然具有某種「信念」與堅持,全心投入在所謂的「志業」上。當初會看這本書是因為學弟大力推薦,沒想太多就先借再說,畢竟交換書單滿有趣的。看完以後覺得本書讀起來雖然有點囉唆,但內容確實相當不錯,可以跟著一起探索自己的內心世界、想想一些心態形成的原因,然後想辦法從根本解決這些「心理問題」。


作者他是職業社工師,花了十多年時間研究人類心靈的脆弱、勇氣、價值及自卑感。這些主題比較算是內心裡「抽象」的部份,藉由研究讓這些變得比較具體,也算是功德一件。這本書也就是在談這個,「脆弱的力量」,也就是認識自己、克服自卑,拿出勇氣來做自己。

就本書的觀點來看,「自卑感」主要是從社會觀感來的,而且不單是社會會給我們一些期許(男人就該強壯、女人就該完美無瑕,很會唸書就該賺大錢... 諸如此類的刻板印象),自己內心也很愛跟別人比較,給自己一些壓力。這讓我們會為了滿足這些期待,就盲目追求金錢、權力地位、美貌等外在看起來很棒的東西,而這些真的是我們要的嗎?當沒辦法達成這些期望的時候,也就會覺得自己不夠好,然後就產生一些自卑感。而自卑感有很多種表現方式,但大多都是瞎操心或是瞎忙、用藉口或是虛張聲勢來填補那些「缺口」。

想要克服自卑感,就要「勇敢」展現出脆弱,認可自己目前的能力(不要打腫臉充胖子),積極面對、處理(而不是逃避、或是讓這些成為放縱自己的藉口),讓大家看到「真實」的自己是什麼樣子。當然這不需要「自己」去面對,培養幾個比較親近的好友好好談談、建立連結,也能獲得一些不同於自己的觀點(而不是大肆宣傳、大爆炸,這會嚇到人吧)。

不過通常這處理起來會有點「難為情」,畢竟面對的是來自於社會的壓力,要拉下臉承認自己辦不到實在是非常需要勇氣。但如果一直演戲,不脫下這些「面具」或「武裝」的話,久了不但會讓內心的焦慮愈來愈多,也容易讓自己在人生路上迷失,弄不清楚自己是誰、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人生的方向與意義也就跟著變得模糊起來。

而且,既然「自卑感」是從社會觀感來的,這就不只會是幾個個案,而會是個社會的常態。也就是說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這樣的症狀,如果不解決這樣的問題,整個風氣就會變的「悶」起來,感覺烏雲密佈、充滿焦慮。所以該從自己做起,讓自己心態調整過來以後,慢慢地去影響別人。應該說,大多數的人都想要讓自己更好,而健康的心理狀態(就像健康的身體一樣)是非常基礎的元素。

幫助別人展現脆弱(或說輔導)的關鍵,我認為有幾個重點。一是要身教大於言教,就是自己要先能實際做到(而不是嘴上做到),這樣才會有說服力。二是要能有同理心,關鍵是站在同一線(多用「我們」而不是「你」),讓對方感覺到我們是同一國的。三是要能夠傾聽、理解對方說的,不要只是用「刻板印象」來判斷就直接下結論。最後,給建議或評論的時候,要能肯定對方的優點(不要執著在缺點上),然後給出建設性的批評,結合這些給出的方案也會比較踏實一點。

要記得,其實每個人想要的東西都差不多(基於人性),都想要展現自己的熱情、想要有所成長,不是「別人」想得就會跟自己天差地遠。所以要能夠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讓每個人都能勇敢的做自己,大膽向前。

最後附上作者的TED演講給大家參考: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讀書心得] 你交的朋友,會決定你的人生

[讀書心得] 善惡的彼岸:一個未來哲學的序曲

[讀書心得] 真希望我20歲就懂的事:史丹佛大學的創新×創意×創業震撼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