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風香蕉週報 #3 我們是同一國的


不免俗的也是要來更新一下本週進度。上禮拜的圖po在FB上被切的怪怪的,於是就乾脆換個格式好了,「配合」FB的版型做點修正。只能說FB的威力超強阿,讓人不自覺得臣服於他的淫威之下,實在厲害。



讀書心得回顧:


本週更新了三本書的心得(可以直接在我的網誌裡搜尋:「讀書心得」)。這禮拜的心得寫法跟以往不太一樣,主要是我更用心的整理書裡面的細節,怎麼說,就是我換了個程序。現在在寫心得的時候,除了從頭好好的再看過一次之外(對我一本書看很多遍),在寫心得前我才「整理筆記」,鉅細靡遺,把想要講的東西都先紀錄下來,然後才是心得的撰寫。

也就是先把材料湊齊,再開始煮東西。(以前的作法就是想到什麼寫什麼,有點雜亂,也比較容易漏東漏西。)

這樣在我前幾遍翻閱的時候,就能更單純的享受作者與我溝通的樂趣。當然我會盡可能的去了解作者想要傳達的道理(或是故事的脈落),但閱讀的壓力就沒有那麼大。大概是因為要寫心得會逼自己要紀錄很多事情,就像準備考試那樣,即使沒有人逼我這樣做,但心中還是感到一股使命感,覺得認真的心得還是不要隨便,這部份就排到比較後面再來做,先不強求。而且這樣對整個書也能有比較全面的了解,大概能知道真正的重點在哪裡,寫起來也比較好下筆,希望能愈來愈好囉。

※ 如果有任何推薦,也歡迎與我聯繫,我會僅可能的讀然後寫心得。



封面特輯:我們是同一國的



是說最近大概能知道我內心裡面真正想要的「感動」是來自於什麼了,就是我需要有一些人是跟我同一國的。有些人可以一起奮鬥,彼此鼓勵、互相扶持,然後克服重重難關的感覺真的很不錯 (好像有點幼稚 + 中二病,對,這就是我)。

會知道我自己這樣的狀況大概有幾個跡象,講一個比較明顯的點,當我在看電影看到兄弟情、團隊有難有人必須挺身而出,或是犧牲自己照亮他人,諸如此類的劇情我就會淚流不止,即便那再老套、灑狗血也一樣,哭到不行。我在想,或許是我內心世界裡面真的很渴望可以為了兄弟「挺身而出」的感覺吧,所以我現在產生了一些讓我的朋友圈能夠更紮實的想法。

因為網路發達的緣故,我們跟朋友聊天的手段,從面對面交談瞎聊、混在一起hangout,漸漸轉變成為線上傳傳訊息、貼圖、表情符號,最後甚至剩下簡單的讚而已。以為用這些簡單的符號,就能夠將人際之間的溝通轉變得更有效率。但是一個讚真的能勝過千言萬語嗎?

溝通,除了嘴巴講出來的語句,還有音調、速度、音色,其他諸如眼神的交流、表情、手勢動作,甚至是身體的姿態、放鬆緊張的神經,都含有一些「意義」在裡面。應該說,多少含有一些情感,屬於文字以外的東西,那些能讓對話更完整的東西。

而線上聊天,若只看到純文字,那大概就只剩下純粹理性(?)的溝通,而理性或許無法代表一個人的全部。

不僅如此,網路似乎將大家都「串連」在一起,感覺起來大家的距離變得很近。但真的是這樣嗎?對我來說,很多朋友似乎只剩下「互相按讚」的功能而已,有些人甚至是連互動都沒有,就只是放在那邊供著,然後想著某一天或許可以說出「喔我跟那個某某某是朋友喔,你看我的FB」這樣的話。這樣的「朋友」,到底算什麼呢?

這幾個禮拜陸續找了一些朋友聊天,覺得能夠面對面聊聊天的感覺實在不錯,即使聊天的內容只是瞎聊、更新一下近況之類的,好好聊個一下真的是值得(當然內容要避免鬼打牆)。雖然比較「沒有效率」,但何必呢?能夠感受到溫暖,心裡面確實比較快樂充實。而且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寶庫,一定有些什麼特長是真的非常不錯的,或許可以在某些不經意裡面引起一些很棒的靈感,那就是太棒了。

基於這樣的想法,要把朋友圈變得紮實,就要想辦法讓「線上」朋友陸續轉變回「線下」(現實世界)的麻吉。比起要陌生開發完全不認識的朋友,用這樣的作法擴大自己的社交圈或許就簡單多了(也就可以簡單的讓我的國變大,我們是同一國的!)。所以朋友們歡迎相約,喝杯咖啡聊聊是非吧,都來。(喝酒也行啦)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讀書心得] 善惡的彼岸:一個未來哲學的序曲

[讀書心得] 你交的朋友,會決定你的人生

[讀書心得] 管他的:愈在意愈不開心!停止被洗腦,活出瀟灑自在的快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