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間儀式


理想的晨間儀式是長這樣:
05:00 起床
05:10 出門慢跑
06:00 起澡釐清思緒
06:15 晨間冥想 / 閱讀時間
06:45 出門上班


或許是因為對自己的期許是「超一流社會精英」的緣故吧,這種在天還沒亮就起床、主動宣告新的一天正式啟動、接著就超級有效率地執行待辦清單上面的項目,根本就太一流了吧。訂在五點的鬧鐘只能算是基本起手式,如果能好好利用這晨間擠出來的一個多小時,那才是真正的本事。這種時間不管是看書、運動,甚至是冥想,只要能夠有意識地度過都好。

重點就在於這個「有意識地」很不簡單。

實際上我的鬧鐘還是在五點多就會響起,但通常都是反射動作,一個反手就把鬧鐘按掉繼續賴床。或是乾脆把手機拿起來盡情的大滑特滑,對大腦來個「多巴胺風暴」(其實就是不夠自律)。一直賴到六點半之類的才會心有不甘的起床出門。

至少出門的時間是有達到目標的,可嘆。

就像開頭說的,我心目中很嚮往成為高效晨型人,我也能理解自己的各種不足(像是想要偷懶的心)。所以如果說真要執行這樣有效率的生活型態,應該是要有計畫的實行。想了以下三個錦囊妙計,或許之後我可以成功的達成變成晨型人的目標。

第一,就是要早睡。早睡早起精神好,如果是以睡八個鐘頭當作目標的話,五點起床就要在九點準時就寢完畢,比蔡依林還要早半個小時。如果稍微減少一點睡眠,那至少十點以前要躺在床上。充足的睡眠對於隔天的精神是必要的,另外也可以讓身體修復、讓大腦充分休息。確實是滿值得嘗試的。

第二,規律的生活。讓身體習慣每天的作息,我目前已經習慣早起了,雖然還不夠早,但我即使不用鬧鐘,身體也會自動在五點多就醒來了。但所謂規律的生活還不只這樣,得讓生理時鐘變得更準確,要找到最適合吃飯、運動、工作、閱讀、睡覺這幾個項目的時間,然後就定下來。或許就可以離完美的人更近一點。

第三,儀式準備。早上的儀式看起來就是運動、看書之類的活動,或許可以把驅動這些行動的道具放在顯眼的地方,讓我可以無痛出門、無痛完成目標。減少阻力也是讓目標可以實現的方案吧。

總之我還在嘗試的路上,看看過一陣子會不會真的實現。以上。

--
若要得到最新發布資訊,可以訂閱本部落格或追蹤我的FB,謝謝。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讀書心得] 善惡的彼岸:一個未來哲學的序曲

[讀書心得] 管他的:愈在意愈不開心!停止被洗腦,活出瀟灑自在的快意人生

[讀書心得] 真希望我20歲就懂的事:史丹佛大學的創新×創意×創業震撼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