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
市長,一任做四年。這陣子我就在想,四年這時間可以做什麼。在市政的概念下面可以做什麼、從一般人看起來的角度可以做什麼那樣。於是我真的很認真的找了各個候選人的政見來看,看看他們想要做些什麼事情。每一條我都仔仔細細的看完了,感想是:這些人的政見都滿玄的。
為
什麼我會這麼想呢?因為他們要做的事情感覺都很多,而且看不出優先順序。有那種處處想要討好,但也確到處落空的感覺。反正政見就先列出來讓大家看看,到時
候如何兌現、如何努力又是另一回事情。不過政府機構運作也不是長官說了就算,還有很多勢力像是各種公會、財團等等的會來角逐各種資源,「爭取」這些政策的
優先權。候選人們各各都強調「開放」政府,也就是讓大家都能參與發表意見。而這些意見若被採納,真的可以執行嗎?假若跟有錢大老意見相左呢?假若被議會杯葛呢?四處討好的鄉愿政策跟沒有政策在結果上似乎是一樣的,這樣下來大概又會是個空轉的四年吧。
換個角度來看好了,或許每個候選人都該依照各自的願景來提出發展的主軸,把變形蟲似的政策稍做整理。然後依照時間表來讓大家檢視他的可行性。這樣的好處是我們也可以在選後來看各個
節點的達成度,而不是在四年後任期到了才來看「成績單」。這我想有點管理概念的鄉民們應該都能理解這樣的想法,雖然是計畫趕不上變化,但把這些執行計畫都公開給大家知道難道不是一件好事嗎?要調整也可以針對每週、每月的進度來發布更新資訊。不過這樣大概會讓公務員們的負擔加重吧,真是太辛苦的工作了。
從
新聞上面看到的感覺,大部分的競選活動還是流於吼吼叫叫,「凍蒜!」、「選某某好不好!」、「誰誰都在亂搞亂搞!」,一時在氣勢上面看起來滿壯大的,但那
又如何呢?或許真的該來讓候選人們多來談談願景、談談他的思考邏輯、談談他想像中的理想城市市長的什麼樣子。然後我們才有所依據的做點比較,而不是看誰年
輕、看誰長的帥、長的討喜而去選擇。到時候又是一場空,也只能怪自己了。
做個小結,我期待接下來的局勢發展能看到各個候選
人有「力道」的來說明為什麼要選他,而這股力量是來自於他對願景的信念、對應到各種政策的邏輯支持,而不只是跳著說、畫大餅。如果真的要來畫大餅我也會
阿!還可以畫超大的,成立美食城好了,每個路口都放一間餅店那樣,路過就能吃,好不痛快。
好吧,再來我想做的是把各種政見做分類,然後依照重要程度做點評估,就下回分曉吧。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