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nseits von Gut und Böse 作者:Friedrich W. Nietzsche 譯者:趙千帆 出版社:大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2/02 之前看過有刪節過的版本之後,寫了 這篇心得 ,覺得還是有必要再來看一次才是(而且之前的心得也是夠爛的了,再整理一次也好)。於是機緣巧合之下就找到這一個版本來看(這本也是去年底台灣才出的,偶然間在書店遇到,就看圖書館什麼時候進書,反正我的書單很長,可以慢慢來),除了收入完整的篇幅以外,註解也附上尼采在寫作時的筆記,同時作者也針對尼采的用詞做了說明(畢竟尼采自詡為語言學家),也就是增加許多尼采寫作當下時空背景的內容,應該算是滿全面的中文翻譯。譯者是中國研究德國哲學的專家,如果沒辦法讀原文的話,我想這版本應該算是滿不錯的吧。(我在想可能是哲學書沒有市場的關係,市面上的翻譯本真的好少。)
The Subtle Art of Not Giving a F*ck: A Counterintuitive Approach to Living a Good Life 作者: Mark Manson 譯者: 鍾玉玨 出版社: 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17/03/29 購書連結: 博客來 約莫半年前就在書店翻到這本書,當時覺得還好(可能沒有細看吧),覺得可能又是本國外部落客出來騙錢的書。前陣子在看其他人的年度讀書回顧的時候,看到這本書也列在其中,就想說還是找來讀看看,沒想到讀起來真的是相當合我的胃口。作者是年紀與我相仿的部落客,提出的許多觀念也讓我心有戚戚,而本書的核心概念我認為是「認份」,就是 別想那些浮雲一般的夢, 正視自己的處境,走出一條自己的路就好。
What I Wish I Knew When I Was 20: A Crash Course on Making Your Place in the World 作者: Tina Seelig 譯者: 齊若蘭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09/09/11 跟這本書的緣分是這樣,朋友在一次聚餐後塞了這本書給我,說內容有趣要我讀看看,想說無妨就這樣開始拜讀了。本書主旨在講人應該要勇於突破框架的心態實在是好處多多,但也要記得不斷地檢視自己、對自己誠實,對自己的人生好好負責。這樣的觀念我想不管幾歲都該看看,給自己一次機會來重新檢視自己的人生狀態也好,是本讀起來獲益良多的好書。
留言